麻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月亮与六便士违背常理的魔幻之作,摆脱
TUhjnbcbe - 2024/2/28 16:16:00

月光之皎洁能动人心弦,就好像梦想能唤醒沉睡的人。却奈何为一块钱的苟且偷生,放弃了自尊,也放弃了挂着“梦想”牌子的门。书中的世界构造了现实与梦想的平行而不相交,可以悲恸、嘲笑、讥讽现实它玩世不恭的样子,却执拗不过现实它暴戾恣雎的本性——这或许也就是毛姆先生呕心所创作的思特里克兰德先生吧。

如果上帝布下一道选择题:未来你的爱情和事业都围绕着你,生活平淡寡味却安稳幸福;未来你身无分文而浪迹江湖,却可以抬头望月与梦想谈笑风生。你会选择哪个?我不知道,但显然思特里克兰德先生选择了后者。

追梦路上牵绊着的非现实而已,代表着关乎于人性、道德、价值观等不计其数的眼睛都会牢牢锁死在追梦路上的追梦人。或许刹那间顿感恐惧,你永远猜想不到哪双眼睛会对你加以指责;或许刹那间顿感荒诞,你绝不会理解指责的理由在别人眼里都是司空见惯。对于任何逐梦人,我们既落江湖内,便是薄命人。而逐梦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思特里克兰德,非但摒弃薄命人的光环,还要冠以执着坚定的信念,浪迹江湖,从未真心在意那低头可见的便士。

“六便士”是什么?我想太多人爱这本书却忽略了其中毛姆先生精巧蕴藏的隐喻——三个两便士——家庭、人性和世界。思特里克兰德连半点犹豫都没有便将三者抛之脑后而追逐眼中仅有的月亮,他从不认为或家庭或现实可以成为他画画的壁垒,他放任这三个两便士成为众人针锋相对或评头论足的“把柄”。所以,无论如何有必要看看这三个两便士给他的人生带来了什么转变?

1、第一次抛弃的两便士――家庭:为了看清皎洁的月亮而果断牺牲了爱情和亲情

如果你闭眼想象几十年后人到中年,你是个证券公司经纪人――这代表着收入不菲――而且工作踏实顺利,回到家中有妻子和两个孩子照顾陪伴,家庭和睦美满。“你认为自己会果断放弃这样的生活,然后选择浪迹江湖吗?我想除非我疯了,否则我不会那么不知足的。好吧!我不能否认我对梦想的执着远不如思特里克兰德,因为他就是那个疯子。”

思特里克兰德对画画的痴迷就像熊对蜂蜜那样,所以在他果断选择离开家庭的时候已经是本能的反应了。他放弃了什么?家庭、责任还有背后的*治背景――国会议员。这些诱惑远不如画笔和画布,在这个男人眼中所认定的后半生中只有画画一件事,甚至这些牺牲在他来说轻如鸿毛,可以毫不眨眼就选择放弃。

也许我永远不会像他那样洒脱,不犹豫的选择无拘无束和无牵无挂,但是我同样不会受到因此而带来的指责和谩骂。抛弃家庭,或是不可想象或是不可理解,毕竟缠绕了四十年的感情说断就断本就让人匪夷所思。可这所有在思特里克兰德眼中都像是牵绊其追逐月亮的枷锁,他在努力摆脱这现实的“两便士”。

“如果你充其量是个三流画家,你还会觉得为此抛弃一切是值得的吗?”

他的选择使得指责和谩骂不期而至。可另一方面,他追逐梦想不可以不说是高尚的,淡化他抛弃家庭的事实是幼稚的。他的选择是他自己的意识决定的,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如何生活的权利,我们都做出巨决断性的评论。如果你支持思特里克兰德就夸夸他,如果你憎恨思特里克兰德就骂骂他,但只局限于这个人与你的思想是否产生了矛盾而已,完全不涉及他选择的生活方式。我想你也许会反驳我说:这两者是完全剥离不开的,对吗?既然如此,那就没有必要加以评判。他的选择和他的人生由他来承担和过活,我们只要欣赏就可以了。

2、第二次抛弃的两便士――人性:为了看清皎洁的月亮而果断牺牲了友情和道德

每个人看到人性都会直接想到施特略夫,他无疑在每位读者的心里都扎下了复杂的根。

勃朗什死后,施特略夫像被抽空了,他孤身回到自己的画室,回忆他们曾经共同生活的日子。

这时他看到了一幅画—思特里克兰德画的勃朗什的裸体像。

失去理智的施特略夫举起刀想毁了这幅画,就在刀碰到画的时候他却颓然地垂下了手:

“我一下子被它震骇了,我几乎犯了一桩可怕的罪行。那是一幅杰作,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我不能碰它。”

他的感受和情绪从来都不是第一位。

他是一个能够轻易原谅别人对他伤害的人,但却无法轻易释怀别人为他的牺牲。甚至有人评价他是过于善良至卑微,过于单纯至委屈。我想这不无道理。思特里克兰德的所有做法都太招人恨了,他为了自己的月亮抛弃了太多关乎于人性的事情。

或许不会有人愿意站在斯特里克兰德的角度去思考,或者说是能够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有所顾及。更完全不能评价或者强求一个眼里只有画画的人去在意人性,就如同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不可能劝说任何一只看见猎物的豹子不要动一般。

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会有一千种哈姆雷特。不能否认施特略夫的善良与单纯,就像不能否认菠萝派是真的很好吃一样。但关键是,《月亮与六便士》中传递出的梦想和人性之间的占比对于我们而言是愿意选择多少?是一半一半,还是舍弃其一。无论是何种选择,存在即合理。所以,对于斯特里克兰德或是施特略夫,他们在自己的人生中是尽力的,那么,别人的评头论足或许与他们而言无所谓的意味更为浓厚更无其他意义。

3、第三次抛弃的两便士――世界:为了看清皎洁的月亮而果断牺牲了眼睛和生活

这便是毛姆先生对于思特里克兰德人生的最后升华。在塔希提的某个深山角落里,他的人生进入了最后阶段。他也在最后的一年里因为麻风病而失明了。太戏谑了,当思特里克兰德独坐在屋子的正中央时,环绕屋子的四壁都被他画上了画作,这一刻他与世隔绝,不再聆听那“六便士”的声音,能看不到那“六便士”的生活。为了月亮而能做到如此的人,仅仅思特里克兰德吧!

“色彩是思想的结果,而不是观察的结果。”

他的妻子爱塔和他的孩子在塔希提过晚年生活——蕴含着他的全部思想。晚年的他并非因画作而闻名遐迩,反倒忍受麻风病的折磨,终日与死神做着斗争。但爱塔的不离不弃说实在的,或许真的感染了这个放弃安稳生活的人,就好像水滴穿“铁”,而且是一块令人讨厌、火冒三丈的铁。

如果思特里克兰先生德看见高更先生的画作,他会一言不发顺便轻蔑似的扫过高更先生,然后说一句:“借我20珐琅。”因为施特略夫已经着了道。但是,倘若高更先生看见斯特里克兰德先生本人,也会是笑不拢嘴:因为能把他梦想刻画淋漓尽致的人只能是毛姆先生,除此,他不会后悔40岁的他做的“愚蠢”的决定。

毛姆先生从未苛求他笔下的人物有灵魂,正像我们不能苛求别人理解自己一样。灵魂像是徘徊在伊甸园中的自由鸟,它不会为了什么而放弃自由。只能乞求作者笔下的人物不会憎恨任何一位读者对他们的解读,或者对其留有一丝丝的宽容,都会是满足的。

无可否认,太多世界名著是精神世界里最美风景,就好像喝牛奶不能没有草莓派一样!但是想沉迷于《月亮与六便士》的人,或许是爱吃菠萝派的。因为它在反世界观、反价值观或反一切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时,却巧妙的树立了一杆旗帜——是值得思考人生的旗帜——在随风飘扬。

《月亮与六便士》中不会看到特别华丽的辞藻,或者失去臆测毛姆先生根本不喜欢。但是必要的内容不得与华丽并论,就像憎恨地沟油的人也在痴迷着麦当劳。形容词的本质无非两种:要么对现实的陈述,要么对现实的畏惧。作者显然是前者,但思特里克兰德先生显然是后者。仅仅是读过毛姆先生的三本书,大致理解不喜光鲜亮丽词汇的原因——不过是憎恶那些只是空洞经历的人在刻意渲染着什么而描绘一幅摄人心魄的传世佳作——这是毛姆先生对于现实的坦然态度,更是思特里克兰德先生抛弃的。

“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地行走,尽管身体互相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的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我们好像住在异国的人,对于这个国家的语言懂得非常少。虽然我们有各种美妙的、深奥的事情要说,却只能局限于会话手册上那几句陈腐、平庸的话。”

引自《月亮与六便士》的话,简单理解可以说是“孤独永远是上帝赐给天才的精神礼物,而其所指的是平凡者间物质上的相互陪伴。”当时,倘若有一天心里升起一轮明月,只愿在欣赏它的同时,身旁有人便足以。

1
查看完整版本: 月亮与六便士违背常理的魔幻之作,摆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