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一
年的世界末日没有到来,却迎来了年的多灾多难:
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蔓延整个中国,目前疫情已经蔓延至日韩、东南亚、欧洲等多个国家;
漂流在海上的澳洲,一场火灾持续了五个月,烧尽了宽阔的森林,暑杀了10亿的生命,多种物种惨遭灭绝;
丹麦爆发禽流感,疫情来源不明;
非洲、巴基斯坦相继遭受严重的蝗灾,情况非常严峻;
尼日利亚,一场不明病毒席卷了整个国家,造成至少47人死亡,人感染,推测很可能是捕鱼的化学物质导致。
......
有网友评论:的开端,是大自然对人类的警告,更是动物对人类报复的开始。
是呀,细查每一场灾难的背后,无一不与动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每一种动物的危机,其实都在为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
每一次野蛮的行径,都可能是为灭亡埋下的伏笔。
二
新型冠状肺炎,已经确诊例,死亡例。
这是我写这篇文章前,看到的疫情感染人数。
而这场祸及全国乃至全球的灾难,源头正是来自野生动物。
1月22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最新消息:新型冠状病毒来源于——武汉一家海鲜市场上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
而此前,钟南山也表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很可能来自野味。
“所谓的海鲜市场,相当多的并不是海鲜,而是野味,也就是野生动物。目前从初步的流行病学分析,它实际上是通过野生动物传到人,这是比较大的可能。”
首当其冲的就是这次新冠病毒最大几率的传播源——蝙蝠。
其实蝙蝠这种生物,早被证实是地球上著名的“移动病毒库”,身上携带埃博拉、SARS等多种致命病毒。
蝙蝠千百年来一直生活在深山老林的偏僻山洞里,跟人类本是井水不犯河水;
而且它已经很努力地把自己进化成“不能吃”的样子了,却还是逃不过人类的魔爪。
看到这里,不禁让人一声叹息!动物本身是无辜的,罪魁祸首明明是亲手把他们送上餐桌的人类。
年的那场瘟疫,就是因为广州有人吃了果子狸,而果子狸身上,带有一种来自于遥远山区山洞里蝙蝠的病毒,这些人吃了果子狸,成为了病毒传染人类的超级传播者,导致了一场烈性传染病的爆发。
17年后的今天,这些野味爱好者们,再次引爆了一场全国性的卫生事件,只不过爆发的地点,从广州,变成了武汉!
在武汉海鲜市场,每一只动物在市场里都被明码标价,一只活孔雀只要元,一根鹿鞭只要元。
而这次,武汉肺炎等蔓延,也是因为有人贪恋一口本不属于食物的东西,而招来的恶果!
三
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曾拿过屠刀,但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吃野味有多可怕?
告诉你一个数据吧,也许你并不清楚:目前,有超过70%的新发传染病,来源于野生动物。
翻开人类病疫这张记录表,你会发现历史是何其相似:HIV病毒来自于非洲的黑猩猩或白眉猴;非典、中东呼吸综合征、尼帕病毒来自于蝙蝠;马尔堡病毒来自于非洲猴子;拉沙热病毒来自于老鼠;麻风杆菌疑似来自犰狳……
野味好吃吗?
我虽然没有吃过野味,但很多资料,以及很多吃过野味的人,都可以现身说法告诉你:这玩意不好吃。
很简单,野生动物生存的目的,原本就不是给你吃的,人家要的是活下去,所以怎么能够活下去,他们就怎么干。所以野生动物皮糙肉厚,大部分臭味熏天,身上往往还带有毒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野外生存,才能让那些想吃他们的动物,下不了嘴,甚至被熏晕。
那为什么还有人偏爱吃野味?
第一个原因,是为了猎奇,觉得好玩,吃它一下。
第二个原因,是为了进补、食疗,比如吃虎鞭壮阳,吃穿山甲通乳等等。年了,还在玩巫医那套,这些人明显脑子进水了。
有些人为了名正言顺的吃这些动物,还给他们配上了各种神奇的功效,在野味的疯狂拥趸者们看来,吃野味=吃唐僧肉。
野味的营养价值真有卖家们包装的那么神奇?
其实有些动物,甚至还没有牛羊肉的营养价值高。
第三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纯粹是显摆。
在一些人看来,吹嘘吃野味、请人吃野味,俨然成了一种低调奢华、惠而不费的炫耀方式和交际手段。在这些人眼里,野味是一种价值符号,它稀缺、昂贵,能区分阶层,能吃到就是社会身份的体现。
然而,Nozuonodie,病毒并不因为他们自以为的社会身份,而放过他们。
岂不闻:天道极即反,盈即损,这些借口腹之欲自我显摆的人,最终,作死了自己。
四
拒绝野味,从我做起!
人类正在为不尊重自然,付出沉重的代价。新型传染病的发生,一定意义上,就是野生动物对人类的报复,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是时候,学会爱护动物,与野生动物和平相处了。
是时候,学会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了。
是时候,摒弃虚荣、浮躁和无知,回归真实、从容、淡定的大国民心态了!
1月2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下发《关于加强野生动物市场监管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对未经检疫合格的野生动物,一律严禁进入市场。
1月22日,人民日报发声呼吁“为了你我的健康,#支持禁绝野味市场#!”
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共8条,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是的,你没有看错,拒绝野味已经正式上升道国家层面。
同时我们也看到,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中国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已经行动起来,纷纷以自己的所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以百度公司为例,作为中国最大的知识与信息平台,百度在这场全民“战疫”中,除了捐赠、用产品和技术力量支持抗疫外,更是利用平台和技术优势助力全民“防疫”。
细心的网友可能已经发现,当我们在pc端打开百度首页,搜索“野味”时,第一条显示结果是“百度公益倡议:拒绝野味,守护家人健康安全。”。百度正是用这样特别的方式,为“防疫”战争贡献着力量。
更值得一提的是,百度在央视《新闻联播》前这个寸秒寸金的黄金时段,投放了一则公益广告,是关于倡导拒绝食用野生动物的。
视频中小女孩的用天真无邪的声音,为我们完美的诠释主题,让「拒绝野味」成为基本常识。是呀,生存从来不是依靠口罩,二是靠罩口。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和敬畏,放过动物,其实更是放过人类自己。
人与动物本是这个地球上的命运共同体,如果我们还自以为占尽了优势而对动物为所欲为,肆意掠夺;
那么枪响之后,没有赢家。敬畏生命拒食野生,别让一食之快演变一世之殇。
“防疫”是比“抗疫”更长久的战斗,如何选择正确的科普方式,将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正确观念贯穿进每一个人的意识内,将是一场比抗疫更加长期,也更加艰苦的战斗。
庆幸的是,在这次更长远的战争中,像百度这样的中国企业已经在路上...
自疫情爆发后,百度于1月26日成立总规模3亿的疫情及公共卫生安全攻坚专项基金,除了用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等新疾病的治愈药物筛选、研发等一系列抗击疫情工作外,也致力于更长期的公共卫生公益科普,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公共卫生安全意识缺失的问题。
百度APP、百度地图、百度输入法等多款产品,也都上线了“拒绝野味”的相关功能与服务。百度也将与IFAW合作,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野生动物犯罪预防领域的应用。
这一切都只是开始,未来百度在公共卫生公益科普领域将持续发力,联合社会各界将“拒绝野味”进行到底。
疫情会过去,我们的生活也会一点点恢复起来,就像那句话所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但是我希望,随着疫情消失的只是病毒。
有些教训,我们应该深埋心底,沉淀到你我的生活之中,只有这样,这些教训才能指引我们过上真正想要的生活。
百度一下,拒绝野味,别让教训只是教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