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男人强肾菜 http://www.baineiz.com/szmx/6039.html《路》5-8
路5章
耶稣在加利利(5:1-11)
耶稣上了彼得的船(1-3)
耶稣站在革尼撒勒湖边,在众人拥挤的情况下,祂就借用彼得的渔船作为讲台,传讲神的道。
吩咐彼得下网(4-7)
彼得和他的伙伴们都是有经验的渔夫,曾经整夜劳力却一无所获。如今,听从木匠耶稣的吩咐,把船开到水深之处,又依从祂的话,下网打鱼,竟网住许多鱼;在人的经验、劳力无效的同时,显出耶稣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祂的确是行神迹奇事的主。
彼得认罪与蒙召(8-10)
这神迹使彼得和他的伙伴们大为惊讶,而且承认自己的罪。彼得俯伏在耶稣膝前说:“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主不但不离开他,反而呼召他跟从自己,要他作一个得人的渔夫。
撇下所有跟从主(11)
跟从主,必先撇下原先缠扰自己的东西。不能撇下的,就不能跟从。“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路14:33)
赦罪与医病(5:12-26)
长大麻风的得医治(12-15)
在那时代麻风病是一种污秽的、可传染的不治之症。患麻风病的人被视为不洁净的,要被隔离,并要自己喊叫说:“不洁净了,不洁净了!”(参利13:15)麻风病的特征,就是肉体在不觉疼痛中溃烂。有点像人犯罪,无知觉地走向灭亡一样。这个满身长了大麻风的人,对主耶稣有充足的信心,他说“主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于是就得了洁净;照样,凡信耶稣者,其罪也可得到洁净和赦免。
耶稣往旷野祷告(16)
耶稣经常在忙碌的工作中,抽身离开人群,独自退到旷野敬拜神,与父神交通。
瘫子得医治(17-26)
此事给我们四方面的思想:
1.瘫子得医治是由于他本人和那些带他到耶稣面前来的人的信心(20)。
2.瘫子得医治是由于那些抬他到耶稣面前来的人之爱心、同心和克服一切困难的决心。
3.瘫子先得到罪得赦免的救恩,后得到身体的医治,回家去归荣耀与神。
4.法利赛人既知道除了神以外无人能赦罪,但仍不认耶稣是道成肉身的基督,就是神。
我们也要藉信心、爱心、同心和决心到主面前,好得着祂所赐的恩典。
利未蒙召(5:27-39)
利未蒙召(27-28)
利未(即马太;参太9:9-13)是继前四徒之后,闻主呼召立即撇下所有,起来跟从耶稣的门徒。利未撇下了职业、地位、权柄、财富……以得着耶稣为至宝。
见证耶稣(29)
利未自蒙召跟从耶稣,生命得着大改变,在他自己家中大摆筵席,邀请以往的同事和朋友,把耶稣介绍给众人,并作见证说明他蒙召跟从了耶稣。为主作见证,也是你我当尽的本分。
法利赛人的论断(30-32)
法利赛人和文士从律法与人的传统观念,批评耶稣与犹太人所不齿的罪人税吏一同坐席。但主耶稣却愿意与罪人亲近,祂到世上来的目的乃是召罪人悔改。
主论禁食(33-35)
当法利赛人批评主的门徒不按传统禁食时,主耶稣的答覆分为两点:
①祂把门徒与祂同在时比作陪伴新郎的人;因祂正是将来要娶新妇——教会的新郎。
②第二句是带预言性的答覆。“那日”是指祂被钉十字架受死时,人们才需要禁食。
新旧的比喻(36-39)
耶稣所讲这新旧的比喻,是明指祂的教训不适合于那些文士和律法师的旧观念与旧传统,这就如同把新衣服剪下一块补在旧衣服上,或新酒装在旧的皮袋里一样,既不相称,且连旧衣、旧皮袋都会裂开。耶稣对当时的犹太教作出挑战,将信仰的真义陈明出来。你我有没有碍于某些传统而拦阻了与神之间的关系呢?
路6章
人子是安息日的主(6:1-11)
主论安息日(1-4)
1.一群饥饿的门徒,在经过麦田用手掐食麦穗,而非用镰刀割取禾稼,这并不违反律法(参申23:25),只是在安息日。
2.根据摩西的律法,安息日什么工都不可做(利23:1-3)。法利赛人根据这条律法颁布了三十九条禁例,如:不可收割、不可打谷、不可推磨……等。门徒掐食麦穗用手搓着吃,被视为割麦,和推磨一样算为作工,违反了安息日。
3.主耶稣举出历史的事实,大卫和跟随他的人曾在安息日进了神的殿,吃了只有祭司才可以吃的陈设饼,也不算违反律法(参撒上21:1-6)。祂要指出法利赛人的顽古不化,一味死守传统而不能按着正意解经。
人子是安息日的主(5)
耶稣向法利赛人指明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参可2:27),祂说“人子是安息日的主”并非要废除安息日,乃是为解释安息日的真谛,纠正人的错误观念。
安息日治病(6-11)
1.主耶稣满心怜恤那右手枯干的人,一心要救他。文士和法利赛人只在找机会得着控告耶稣的把柄,并不怜悯人的痛苦。
2.文士和法利赛人不能回答耶稣那挑战性的问题:“安息日行善行恶,救命害命,哪样是可以的呢?”这等于直接给人划出真伪信仰的分界,在安息日和平常一样,知善而不行就是作恶,当救命而不救就是害命了!
选使徒、论福祸(6:12-26)
拣选十二使徒(12-16)
1主耶稣从跟随祂的众门徒中拣选十二人作祂的使徒,经过上山整夜祷告到天亮,才确定了人选,可见他们是合乎神心意的。
2.使徒的意义是常和主同在,与主同工的人,主要赐给他们权柄,差遣他们出去传道、医病和赶*(参可3:14-15)。
3.十二人中的犹大被主称为魔*,是灭亡之子(参约6:70),因为他后来出卖主。这样的人被拣选为使徒,岂不令人惊讶!但我们深信神盼望任何人都能认识和接受祂。这是神对人的爱与忍耐,你我是否以真诚跟从我们的主呢?
来找耶稣的人(17-19)
除了被拣选的十二使徒与主同在之外,其实尚有许多门徒是与祂在一起的。有许多百姓从各地赶来,有的要听祂讲道,有病的、被*缠磨的,都得了医治,耶稣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论福与祸(20-26)
1.有福的人(20-23)
主向蒙拣选的十二使徒和许多门徒讲论有福的人,他们为主的缘故,可能要经历心灵与物质上的贫穷、饥饿、哀哭、被人恨恶拒绝、辱骂除名等等的苦难,但主应许他们的福分,包括神的国、饱足、喜笑和天上的大赏赐。
2.有祸的人(24-26)
富足者将成为贫穷,饱足者将成为饥饿,喜笑者将要哀恸,被人称赞者将被神定罪。
爱心对人(6:27-42)
要爱仇敌(27-36)
1.主谓仇敌是指那些咒诅、凌辱、恨我们、与我们作对的人。对待这类人的方法就是爱:他恨,我们要待他好;他咒诅,我们要为他祝福;他凌辱,我们要为他祷告,这就是主动的爱人。
2.当人打我们的脸,夺我们的外衣;我们要由他打,由他拿去,不要索还,这是基督徒以爱对恨,以善胜恶的原则。
3.愿人怎样待我,就先要怎样待人,这是爱的原则。我们以前是罪人的时候,喜以善报善,以恶报恶,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可是自蒙恩得救,成为跟随主的门徒后,主教导我们要以慈悲待人,像天父的慈悲一样。
不要论断(37-38)
1.论断人就是定人的罪,除了公义的神之外,谁能定人的罪呢?我们若论断人,就是自视如神,犯了自高自傲及自以为义的罪了。
2.论断人就是不饶恕人,不饶恕人的,必不蒙神的饶恕和赦免(参太18:35)。
3.肯施舍他人的,必蒙天父加倍赏赐。
责人要先责己(39-42)
1.瞎子不能领瞎子,必得先求神开我们的心眼,心眼明亮才能带领人。
2.学生不能高过先生,我们要效法主,但我们不能高过主。
3.要严责己慎责人,责人而不先责己,就是假冒为善的人。
结果与根基(6:43-49)
两种果树(43-45)
1.主最关心的就是门徒接受了前两章的教导之后,生命有否改变,生活能否见证他们是属主的门徒。
2.主用好坏不同的两种树,说明两种不同的生命,很显然的,主的道不仅只是要人改变其行为,乃是叫人接受生命之道而改变生命,坏树不能结好果子,惟有坏树被更新,才能结出好果子来。
3.坏树如何改变成好树,主的意思很明显的是指人心的改变。因为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人无法禁止口中不出恶言,除非他的恶心愿意接受耶稣基督为主,让圣灵重生,否则他无法改变。
两等根基(46-49)
1.主耶稣对许多听道的跟随者发出质疑:“你们为什么称呼我‘主啊,主啊,’却不遵我的话行呢?”这可能是主最为门徒担心的事,这岂不也是对你我所发出的问题吗?
2.主耶稣自己作了房角石,祂是我们生命的磐石,遵行祂的话就是把我们信心的根基,建造在耶稣基督的磐石上,是没有任何暴风雨能摧毁摇动的。不遵行主的话,就是没有根基的生命,也经不起考验。
路7章
生命的主(7:1-17)
百夫长的信心(1-10)
1.百夫长的为人,从他对仆人和犹太人的爱心,可知他是一个关怀别人的。百夫长对耶稣和祂所行的事也极关心,他对耶稣有充足的信心,深信主耶稣能医治他仆人的病,因而他请求犹太人的长老协助,求助于耶稣。
2.百夫长因认识主的权能,所以谦卑自己,犹太人的长老说“他是配得的”,百夫长自己却说“不敢当”,自以为不配去见主,但他深信只要主说一句话,他的仆人必得医治。
3.耶稣对百夫长的信心大大称赞说:“这么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没有遇见过。”证明了外邦人可以因信得耶稣基督的救恩。
寡妇之子复活(11-17)
1.当耶稣从迦百农来到拿因城时,有极多的人与祂同行,在进城门时和另一队送殡的行列相遇,寡妇丧子是人生极悲惨和绝望的不幸之事。
2.主耶稣满有怜悯,不但向那伤心痛苦的寡妇说安慰的话,并且,祂也向死了的少年人说话:“我吩咐你,起来!”那少年人便从死里复活,可见耶稣确是使死人复活的救主。
3.主是生命的主,祂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祂所行的事使众人都惊奇,归荣耀与神。
施洗约翰的困惑(7:18-50)
约翰的困惑(18-23)
施洗约翰从监里打发两个门徒来问耶稣:祂是否就是那将要来的弥赛亚?约翰的困惑是:为什么耶稣还未将群众组织起来推翻罗马*权,建立神的国度呢?耶稣以祂医病,赶*……使死人复活的行动作为答覆(22-23)。这正是那应许要来的弥赛亚的工作,更重要的是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主乃是要藉他的福音使人与神和好以建立神的国。
耶稣论约翰(24-29)
耶稣称赞约翰为弥赛亚的开路先锋,他放弃安逸,过着旷野艰苦的生活。他将生命奉献给神,为天国而努力,因此赢得主的称赞。
荒谬的世代(30-35)
耶稣指摘这世代的荒谬:对福音的反应迟钝;将约翰为主传道而受苦反说成被*附的人;对主耶稣平易近人,作罪人的朋友也有批评。主明白告知世人,这正是神的智慧。
以香膏抹主的女人(36-50)
她被城里的人公认是犯罪的女人(37),她伏在耶稣的脚上哭,并用自己的头发擦干耶稣脚上的眼泪,又用嘴亲,用香膏抹主的脚。这一切的行动是由于她的罪已被赦免,因着得救的喜乐和感恩,发自内心对主敬爱的表现。这种对恩典的回应,是每一个信徒当学效的,特别是信主的时间越久,我们对恩典麻木,这正是我们当醒悟的时刻,努力成为一个知恩感恩的人。
路8章
宣讲神国福音(8:1-25)
主耶稣的布道团(1-3)
主耶稣的布道团除了十二使徒外,还有几位蒙主医治、被赶出恶*的妇女。这些蒙主恩的妇女肯奉献自己的财物,供给主耶稣布道团的需用,你愿意为主的福音事工奉献财物吗?
撒种的比喻(4-15)
1.主耶稣讲撒种的比喻并亲自解释:所撒的只有一种种子,就是神的道,撒在四种不同的地土上,就有不同的结果。让我们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类?主愿意每位信徒都拥有百倍的收成。
2.耶稣用比喻讲道,是要训练门徒出去传扬神国的奥秘,对那些不信的,他们听是听见却不明白,看也要看见却不晓得,因为这些百姓都油蒙了心(参太13:10-16)。
真理的光不能掩藏(16-18)
1.耶稣把听见神国真理的门徒,比作点着的灯,要把真理照亮世人。
2.耶稣用“隐藏的事没有不显出来”的俗语,说明门徒既领受了真道,就当传递,若隐藏不传,连他原有的光也要被夺去了。
主耶稣的属灵伦理观念(19-21)
“听了神之道而遵行的人就是我的母亲,我的弟兄了。”使人伦之爱的领域更加扩大了。
主平静风浪(22-25)
主平静风浪显明祂是创造万物的主宰,也是掌管万物的主,主藉着斥责风浪使与主同在的门徒信心得以建立。
主行神迹显大能(8:26-56)
被*附者的光景(26-27、29-30)
被*附的人精神失常、生活无律、脱离家庭和社会、行动不受约束及没有理性,亦不顾法律和道德的准则,甚至不顾性命。*的数目很多,而它们的作为就是附在人身,利用人反抗神。
*面对耶稣(28、30-33)
*认识耶稣是至高神的儿子,在主面前它永远是失败者。*承认它与耶稣不相干,但害怕下到无底坑,因此宁愿进入猪群。*入猪群闯下山崖淹死,若不是主耶稣救了那人,其结果也必灭亡。
被*附者得救了(34-39)
*离开那人后,他坐在耶稣脚前,亲近主,穿上衣服,恢复正常的生活,心里明白过来,他不再受捆绑,从此得着自由。他更受主的命令,回城到处见证主的救恩。
患血漏的女人得医治(43-48)
古时血漏属于不洁净的疾病(参利15:25)。这女人患了血漏十二年之久,花尽一切仍未得医治。她在绝望之中想到来寻求耶稣,因着她对主的信心,不但使她的病得医治,且有得救的平安,于是她在众人面前见证救主。
睚鲁的女儿复活(40-42、49-56)
1.睚鲁的独生女病危,但他有与患血漏的女人一样的信心。
2.主耶稣迟延,睚鲁的女儿死了,然而,这却显明祂不但能医病,且能使死人复活,祂是生命的主。
——整编自《新旧约辅读》
THE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