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跑不出的高粱地 [复制链接]

1#
先说一下背景:我家二胎妹妹不过敏,不湿疹,身体很好,很少生病,吃货一枚,以前打预防针从来不发烧。7岁的哥哥2岁以前打预防针(减毒活疫苗),每次都发烧,打完当天需要我抱着睡一晚上第二天就好了。疫苗毕竟是减毒的病毒打入身体,适当刺激免疫系统,促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肯定要调动起身体的免疫系统做防护,普通的发烧正常的。我在沾沾自喜,闺女打预防针没啥反应的时候,没想到老母亲就着了道.……疫情期间,哥哥妹妹都没出门,被传染生病的机率很低,再加上也出了皮疹,咨询了医生和儿科医生,综合分析后,发高烧这个锅还得疫苗来背。1

妹妹生病风波

一周了,闺女由于打麻腮风预防针高烧不退吃不下饭,她阿姨给做了椰蓉面包,豆沙面包,牛奶土司,纯手工,无添加,烧退了出完疹子总算吃点儿东西了,没想到从不过敏从不挑食的闺女,能让预防针折磨成那样,幸亏有她心灵手巧会做美食的阿姨,帮忙准备好吃的,老母亲我三天没睡觉,我也跟着吃点儿.

容我一边吃一边写/p>话说,先表扬一下闺女的阿姨,不愧是20年经验的儿科医生,非常时期没有面诊,隔空还能搞清发烧的原因是因为打疫苗是真的厉害.事后还跟我谦虚的说,儿科医生才会考虑疫苗.我一开始怀疑是幼儿急疹,她阿姨说不一定,我误导了她,我以为是倒春寒,自己把闺女冻着了,才发烧的.后来发现不是幼儿急疹,是打完疫苗两天以后,高烧不退,退了以后出的是麻腮风疫苗里面的麻疹那种疹子,不是幼儿急疹那种全身的疹子。

我是这么误导闺女她姨的/p>

我发

分享 转发
TOP
2#

《红高粱》观后感

看过根据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和《高梁酒》改编的,荣获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荣誉奖,并获得“金熊”奖的影片《红高粱》,发表一点观后感如下。

该影片我反复看了几遍,心里总有一种很舒服畅快的感受,觉得这部影片实在是太好了,朴实的风格,演绎出了真情实感,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情趣,如话家常。优美的景物饶人喜爱,成片成片的红高粱随风起伏,蓝色月光下爷爷与众伙计埋“地雷”的情景,以及那不常见的日全食天文现象的出现,无不流露出一种朴素自然的真情。我深深地被这部电影所吸引。

影片开头,在广阔的背景下,出现了迎亲的队伍,人们脚下腾起的黄色尘土,倒非常像是人驾着云,轻快前行。那一段嬉闹的合唱,逗得人们哈哈大笑,迎亲汉子们粗犷野蛮的性格暴露无遗。渐进青杀口,行走在高梁地深处的小路上,一声高喝,早把众人吓傻了,趴在地上不敢动弹,等到后来,爷爷看出破绽,一呼而起,冲上去将劫路人打死,这是爷爷机智勇敢的表现,也是爷爷与奶奶建立感情的第一个场面。在奶奶被他爹接回娘家的路上,也是走在密密的高梁地里。突然,奶奶无助地叫喊着,被一蒙面人抱着向高梁地深处狂奔。此时,摄影技术的高超简直是无法形容的,成片的高粱,迅速地向后面倒去,烘托出蒙面人心慌,努力奔跑的情形。到后来,那人摘下面具,奶奶才发现是爷爷。此时,爷爷放下奶奶,也不知是哪来的劲,一口气踏倒许多高粱,弄出一块空地,然后,默默地望着奶奶。这时,奶奶已知道了爷爷的用意,便呆呆地站着,注视着爷爷。接着,奶奶顺从地被爷爷抱着,轻轻地放在所谓的“高粱床”上,……许久,奶奶甜甜地躺着,似乎是坦然地睡着了,惬意地舒展着肢体,爷爷跪下给“睡着”的奶奶磕头。这是爷爷和奶奶建立感情的第二个场面。对于这一场景,许多人是抱有怀疑态度的,认为这是一种不正经的勾当,竭力予以毁谤。可我认为这正是一些道德缺失的人的观点,他们没有用正确的态度去欣赏和评价影片所表现的人性之美,而是像鲁迅先生说的那种人:遇到过激的事情,便像留声机似的,哇哇地大叫起来,哪怕是好事。这种人的头脑太发达,是超人,他们很难和众多普通人一起欣赏这充满浓厚人情味的场面。我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肯定这个故事情节,因为这没有丝毫的强迫和野蛮的胡作非为,完全是正常的感情升华,这也是对“父命难违”包办婚姻的彻底否定。我们知道,奶奶嫁给李大头是极不情愿的,对他也是极其厌恶的,这不仅仅因为李大头本人是麻风病患者,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反抗精神。奶奶对救自己出虎口的朴实纯真的“轿夫”付出感情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也是很自然的依赖,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所以,贬低这一故事情节的人,应该认真思考一番,自己是否是健康正常的人。

奶奶被赎回来以后,爷爷去找土三炮报仇,奶奶虽然精疲力尽,被罗汉大哥与女帮工搀扶着,但还是回过头去,久久地深情地望着远去的爷爷的背影,这是内心激动的表现,同时也掺杂着内疚和悔恨之情。这是爷爷和奶奶感情交流的第三个场面。爷爷惩罚了土三炮,高喊着“痛快,痛快”回来了。只见他搬过来三个酒墩排成一队,然后解开裤子往里面撒尿,把众人弄得惊惊奇奇,而此时的奶奶早已忘情。爷爷又去疯狂地挖灶灰,猛然间,发现了站在自己旁边,头上落满高粱壳的奶奶,正望着自己。爷爷便轻柔地帮木然而立的奶奶,拂去头上的高粱壳,此时无声胜有声,两人的感情已经渐渐升华,奶奶仍是醉意朦胧地被爷爷抱进了屋里。在这里,对于爷爷撒尿的行为,我是持有怀疑态度的,当着那么多伙计的面,爷爷怎么会好意思,一点也不难为情吗?难道非要这样,才足以让两人的关系大白于天下吗?更为荒唐的是,羼了人尿的高梁酒,竟然变成了好酒美酒,简直是不可思议。这是爷爷和奶奶情感发展的第四个场面。影片中这四个重点强调的场面,可以说是爷爷和奶奶感情建立、发展、成熟和升华的小史,只有如此曲折,才显示出这“爱情”来之不易。此处没有卿卿我我和甜言蜜语的纠缠,更没有那热烈激情的拥抱。只是通过人物传神的动作,清晰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两人之间一直是相当严肃的,由此更加体现出纯洁的爱都埋在各自灵魂深处,肤浅的嘻嘻哈哈的语言,又怎么能描述这种难以言状的复杂感情呢?有人怀疑影片中,罗汉大哥对九儿是否是有意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他误解了九儿的许多话,譬如:“我的家产,也是你的家产”,“以后别掌柜掌柜地叫了”,这些话是九儿发自内心的,对罗汉大哥的感激之情。九儿认为,自己是个女人家,而罗汉大哥又是本店的老伙计,自然是经营管理有方,造酒全仗着他的技术和指挥。鉴于此,九儿便很自然地对他产生好感,而不是儿女私情,这完全是掌柜和伙计,人与人之间的正常情感。而罗汉大哥的赌气出走,就充分显露出他的狭隘的心胸,极大地误解了九儿对他的一片敬重之心。

影片还表现了中国广大的民众对于日本侵略者的痛恨之情。影片画面中的百姓遭受着日本人的蹂躏,忍受着冰冷枪托的敲打,无奈地将大片大片的野高粱踏倒,他们的内心能好受吗?更惨无人道的是,人们在一番劳作,疲惫不堪之余,又承受着精神上的沉痛压力,那么多的人,眼看着日本人驱使着中国人去剥中国人的皮,相信他们的心里一定在滴血。但是,面对凶残如豺狼,恶毒如蛇蝎的日本人,有谁能赤手空拳地率众攻击之呢?那只能是枉费心机,白忙活一场,损失是更为惨重的。

影片结尾,为了给被害的共产*员罗汉大哥报仇,十个人组成了战斗小组,要炸毁敌人开来的汽车。战斗结束,虽然是取得了胜利,但是由于参战人员经验不足,奶奶、女帮工和店里的伙计都与敌人同归于尽了,只剩下炸昏了的爷爷与九岁的“我”,结局自然是相当凄惨的,令人潸然泪下。他们的无私,勇敢,奋不顾身,哪怕是牺牲也义无反顾,如此可贵的抗日精神,能出现在我们身上的又有多少呢?此时,耳边又回响起了“我”的歌声,悲惨、凄凉、孤独,令人掩面而泣。那歌声如惊雷震撼大地,更加显现出,无穷的力量,正蕴藏在幼小孩子内心,他太爱自己的母了。“我”年龄虽小,但是没有哭泣,而是用激动的近乎声嘶力竭的道白,唱起了这首儿歌:娘,娘,上西南,宽宽的大道,长长的宝船;娘,娘,上西南,骝骝的骏马,足足的盘缠;娘,娘,上西南,你甜处安身,你苦处化钱。这首儿歌,表达了“我”对美丽善良的母亲无尽的哀思和衷心的怀念,它撕碎了人心,那喷涌而出的情感之潮不受束缚,一发流露出来,激荡着人们的灵魂。

总之,这部电影对我影响甚大,我真心地爱看。且影片极具教育意义,使我认识到了,朴实人的真实生活,面对战争和危险的时候,那种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让人们在简短的画面接续中受到深深的震撼。

写于年4月21日

一山居士:感谢元臻兄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