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正常的疫苗不良反应helliphe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爱心公益         http://m.39.net/pf/a_4892467.html

首先来看一份专家会诊意见的说明,如下。

事件脉络很清楚,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八里堡社区于4月19日启动8月龄儿童接种麻腮风疫苗工作。截止5月6日,共计接种了人。

经专家会诊确认,有32名儿童相继出现不良反应,这些儿童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无明显异常,其中单纯发热3人,发热伴出疹19人,发热伴腹泻3人,发热伴腹泻、皮疹6人,单纯出疹1人。

专家会诊结果也很明确,上述儿童均属于麻腮风减毒活疫苗接种反应。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对专家得出的结论很眼熟,这根本就是麻腮风说明书里的内容嘛,闹了半天就是一个麻腮风接种后的正常不良反应。

我们对比一下此次长春二道区八里堡社区接种麻腮风疫苗后的不良反应率。

上述数据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除了腹泻占比较高之外,发热和出疹占比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那么为什么腹泻的比例会高出临床研究这么多呢?

上生所麻腮风疫苗说明书里提及到一个很关键的点,其他可能与免疫接种有关的恶心呕吐0.1%和腹泻0.1%。

也就是说,临床实验数据里并不能确定也不能排除麻腮风疫苗能引起腹泻。

我们都知道,引起宝宝的腹泻的病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如喂养不当、环境温度不适应、病原菌感染、过敏等等是有直接关系的。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数据,年全国感染性腹泻病例达例,儿童腹泻可以说是非常常见,不能排除儿童在接种疫苗时出现腹泻偶合的可能。

另外,通过查询深圳市-年含麻疹成分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数据可以看到,发热和皮疹非常常见,属于一过性反应,含麻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深圳市-年含麻成分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年2月第43卷.第1期.

有些家长会质疑,8月龄按照国家免疫程序应该是接种麻风疫苗,接种麻腮风疫苗是否合规?

另外,麻腮风疫苗多出的腮腺炎成分是否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上文上生麻腮风疫苗说明书接种对象明确写到适用人群为:8个月龄以上的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易感染者。

从接种程序上来讲,完全没有问题。

关于麻腮风疫苗替代麻风疫苗的程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下发替代的便函,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均已得到充分论证。

对于麻腮风疫苗相较于麻风疫苗多出腮腺炎成分是否会增加不良反应率,笔者可以明确告诉大家,不但不会增加,而且多出的腮腺炎成分是一份额外的福利,保护孩子免受腮腺炎病毒的侵扰。

我们先来看看接种麻腮风疫苗与麻风疫苗后的不良反应率对比/p>

年到年麻风疫苗和麻腮风疫苗的不良反应报告

某省份年1月AEFI病例涉及疫苗分布情况

上述数据可以清晰看到麻腮风疫苗的不良反应远远低于麻风疫苗,所以请家长朋友不用担心替换的安全性问题。

为什么说多出的腮腺炎成分是额外的福利?

根据年的全国法定传染病上报数据显示

流腮全国报告病例例

风疹全国报告例

麻疹全国报告例

腮腺炎的发病率在我国居高不下,但我国目前的常规免疫程序是8月龄接种1剂麻风疫苗(MR),18月龄接种1剂麻腮风疫苗(MMR),麻疹和风疹各接种了两针,腮腺炎却只有一针。

单针腮腺炎疫苗在应对腮腺炎的流行上远远不够,将8月龄的麻风疫苗替换成麻腮风疫苗,可以说是大大加强了针对腮腺炎的免疫效果,不失为一个好的举措。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麻腮风疫苗的安全性有了很清晰的认识。

那么一件再普通不过的正常不良反应何以导致如此大的舆论风潮?

笔者觉得有以下三个因素/p>

其一是对于这类接种疫苗后的正常不良反应,公众并未有一个很清晰的了解,科普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基层接种医生对于出现不良反应后的解释工作并未做到位,在形成群体效应之前没有及时上报上级部门处置。

可以看到,有家长反应问题,并未得到及时处置

舆情的发生往往是沟通机制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在二道区八里堡社区这种相对集中的环境里,又碰上含麻疫苗不良反应稍高的情况,同时会出现多个孩子不良反应的案例。

家长的恐慌心理会在社区弥漫,如果这个时候没有官方出来澄清和解释,当更多的案例被统计出来的时候,舆情就会发生并导致事件的质变。

笔者的建议是,基层接种人员一定要做好家长的解释工作,超过自己责任和能力范围的及时向上级报告,由相关部门及时干预。

其二是部分媒体无下限蹭热点助长不实舆论,以去年12月份吉林四平麻腮风事件为例,在没有考证事实之前,争相报道社区打错疫苗。

在疫苗行业高度敏感时期推波助澜,造成公众恐慌。

笔者希望此类媒体能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公正、严谨报道一个保护你长大成人的行业。

其三是近年来疫苗事件频发冲击了公众对于疫苗的信任,特别是对于疫苗的不良反应如临大敌。

要知道任何药品都有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疫苗也不例外。

相较于其他药品,疫苗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别和性质要少并且轻的多,甚至很多反应其实和疫苗接种并无关联。

写在最后

疫苗行业在现如今的舆论环境里本就十分脆弱,打铁还需自身硬,在经历惨痛教训后,国家重拳整治行业乱象,此后疫苗行业的发展势必会越来越好,在重拾民众信任的道路上,希望社会各界给与更多理解和支持,切勿推波助澜。

-END-

本文转载自“预防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