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感染管理应知应会9传染病报告知识篇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多长时间能治愈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50724/4662958.html

传染病报告应知应会知识篇(人人掌握)

1.我国传染病报告实行制度?

答:严格执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即谁接诊,谁报告。

2.法定报告的传染病有哪些?

答: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2种)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H7N9禽流感。(27种)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脚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11种)

其他法定管理及重点监测传染病:水痘、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不明原因肺炎。

3.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有哪些?

答: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4.传染病报告时限是如何规定的?

答: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肺炭疸)应于诊断后2小时内报告,其他乙类、丙类和其他法定管理传染病应于诊断后24小时内报。

5.传染病上报流程是怎样的?

医生接诊→门诊医生→发现传染病→填写传染病报卡、登记传染病登记本、疑似结核加填转诊单→预防保健科审核、查重后录入直报系统、并登记传染病登记本。

医生接诊→住院医生→发现传染病→填写传染病报卡、登记传染病登记本、疑似结核加填转诊单→预防保健科审核、查重后录入直报系统、并登记传染病登记本。

6.传染病预检分诊流程

患者来院就诊经测量体温→发热患者或无发热但呼吸道症状明显,罹患传染病可能性大的→立即为患者(含陪同人员)发放医用外科口罩→指导其正确佩戴→通过简单问诊和体格检查,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判断其罹患传染病的可能性→进行预检分诊登记→对可能罹患传染病的→立即由工作人员按照指定路线(应符合室外最短、接触人员最少的原则)→引导患者至本院发热门诊;

患者来院就诊经测量体温→无发热和呼吸道症状或流行病学史的→普通门诊就诊;

7.院内发现疑似结核病例上报流程如何?

答:疑似结核病例→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登记传染病登记本/开具结核病转诊单→保健科审核无误后网络直报、登记传染病登记本/宣教后告知病人持转医院确诊。

8.临床科室的传染病报告工作如何管理?

答:临床科室的传染病报告管理要求“一卡一册”,即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按要求填写传染病登记本。

9.HIV初筛阳性患者复检流程如何?

答:检验时发现HIV初筛阳性病例后,免疫室出具两份HIV抗体复检检测单(一份送预防保健科存档,一份送临床科室)。临床科室收到复检检测单后,于病房用红色生化管抽血送免疫室,免疫室离心处理,将血清放入红色螺纹小管,通知临床科室取走。临床科室持复检检测单和病人身份证复印件至预防保健科盖章,同时携带血样送至市疾控中心性艾科复检。

10.传染病报告卡上的病例分为哪几类?

答:分四类,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病原携带者。

11.传染病报告卡填写注意事项:

答:①个人信息中,姓名、身份证号、出生日期、职业、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和现住址为必填项;

②14岁及以下患儿填写家长姓名;

③工作单位中,学校及托幼机构要注明班级;无工作单位填“无”;

④现住址详细至门牌号。

12.慢性乙型肝炎确诊病例诊断标准是什么?

答:HBsAg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HBV/DAN阳性,同时ALT高于正常值2倍以上;排除肝硬化和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

13.丙型肝炎临床诊断病例诊断标准是什么?

答:血清抗-HCV阳性,同时具备以下任何一条即可诊断:

1.有感染丙肝的流行病学史(输血史,血液透析史、不安全注射史或其他有创操作史、共用针具注射毒品史、与HCV感染者无保护的性接触史;出生时其母亲为HCV感染者);

2.有丙肝的临床表现;

3.有肝功异常检查结果。

14.丙型肝炎确诊病例诊断标准是什么?

答:血清HCV-RNA检测阳性,无论抗-HCV结果如何,填报“确诊病例”。

15.梅毒病例确诊标准是什么?

答: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实验(TPPA)阳性+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实验(RPR)阳

性。

16、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奖惩制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医院把传染病疫情上报管理作为各科室完成月、年医疗质量指标的一项重要内容考核,与经济分配、评先挂钩。

二、医院在检查中发现接诊医师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薄、医学影像科、检验科登记薄填写漏项、缺项一次罚款20元;发现传染病迟报罚款50元,漏报一次罚款元,并全院通报批评。对隐瞒不报、谎报者每次罚款元。

三、预防保健科(公共卫生科)对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未能按法定时间及时做好登记、上报,出现漏登一次罚款20元,出现迟报一次罚款50元,出现一次漏报罚款元。

四、科室和个人没有按规定做好传染病疫情上报、管理,经检查连续出现三次漏报传染病,除每次罚款外,取消年底科室、个人评先资格,情节严重的给予行*处罚。

五、对连续三个月检查工作认真的个人给予-元奖励。

17、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为规范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①医务人员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②门诊部具体负责本院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并对本院的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讲行组织管理.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③在门诊预检分诊处备有体温表和必要的防护用品,对发热病人进行体温监测,引导发热病人到感染疾病门诊进行初诊;

④预检分诊处及各科室的医务人员在接诊病人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⑤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门诊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⑥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⑦凡确诊为传染病人,我院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时,应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就诊,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

⑧感染性疾病门诊医务人员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18.传染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一、医院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做好全院传染病的监测管理、疫情报告及检查等领导工作。

二、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三、首诊医师发现乙、丙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上报预防保健科(公共卫生科)。

四、首诊医师发现甲类或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或暴发疫情时,必须先作电话报告,并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上报预防保健科(公共卫生科)。

五、同一个病人有两种传染病时,须分别填写两张传染病报告卡,十四岁以下儿童必须填写家长姓名及联系电话。

六、报告病毒性肝炎、伤寒和副伤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脑、狂犬病和乙脑的病例须填写预防接种史。

七、各级医师不得瞒报、谎报、迟报或授意他人瞒报、谎报、迟报、漏报传染病。

八、各级医师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按卡片正面各栏目填写清楚,填写不清者为传染病报告卡填写不合格(若漏报、迟报或填写不合格按传染病管理奖罚制度处理)。

九、预防保健科(公共卫生科)接到传染病报告卡应认真核对并及时网络直报。

十、门诊坐诊医师认真填写门诊日志各病区要做好出入院登记、传染病登记本的登记工作。

十一、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院传染病登记、报告(迟报、漏报)情况自查,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19.传染病转诊制度

各部门科室,尤其是急诊、发热门诊、影像中心、呼吸科门诊、儿科门诊、消化科门诊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病例,要做到及时转诊。

①对传染病患者或疑似病例,要按要求认真详细做好登记;

②按要求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③将报告卡及时送达本院预防保健科。

④认真填写传染病转诊单;

⑤向患者进行转诊前健康教育(转诊意义及要求注意事项等),根据患者需要提供必要的帮助;

⑥患者携转诊单医院就诊。

20.肺结核转诊和疫情归口管理报告制度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根据《结核病防治规划指南》的规定,进一步做好肺结核的医疗救治和预防控制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实行肺结核病人归口管理、集中收治加强传染病管理,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预防院内感染和优化资源配置,结合我院实际,制

定以下制度。

1.转诊、报告对象

肺结核病人、疑似肺结核病(X线发现有异常阴影者)以及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咳嗽、咳痰≥2周或有咯血或血痰者)。

2.报告时限

凡肺结核及疑似肺结核病例,于24小时内上报。

3.报告方法

从事医疗、卫生、保健人员及放射科、CT

室工作人员当发现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病人后,首先填写转诊登记和传染病报告卡片,内容要详细,字体工整,14岁以下填写家长姓名,不得缺项;有电话一定要填写,以配合结核病防治所工作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地址填写要求:城市要求:省、市、县、街道办事处、家属院、楼号、单元及门牌号,农村要求:省、市、县、乡、村、队、组),并登记在结核登记本上。开出转诊单宣教后让病人持转诊单到结防机构(医院)就诊,传染病卡片按规定时间内送交给本单位预防保健科疫情报告管理员,由预防保健科按上报时间进行网络直报。

21、(疑似)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病人报告转诊程序:

疑似结核病例→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登记传染病登记本

开具结核病转诊单→保健科审核无误后网络直报、登记传染病登记本→宣教后告知病人持转医院确诊;

22、门诊和入院及检验登记制度

门医院传染病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门诊日志登记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传染病疫情的调查、处理和控制,为规范医务人员的门诊日志登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制定以下制度。

1.门诊日志:

1.1门诊日志至少要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有效证件号码、年龄、职业现住址、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9项基本内容。

1.2门诊日志应由临床医生填写,必须逐项填写完整,病名项目应填写诊断的病名,不能填写症状。

1.3挂号与日志登记必须一致。

2.住院病人登记:

登记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是否死亡、死亡原因、死亡日期等)10项基本内容。须逐项规范填写,无漏登和缺项。由护士站妥善保存。

3.检验部门登记及反馈:

登记项目应包括送检科室或医生、病人姓名、检验结果、检验日期4项基本内容。登记要完整,不能缺项。异常结果必须反馈送检医生或科室处,并有记录。

4.放射科登记及反馈:

影像部门(含医学影像科、B超室等)检查登记应包括开单科室或医生、检查日期、病人姓名、检查结果4项基本内容。登记要完整,不能缺项。异常结果必须反馈开单医生或科室处,并有记录。

感染管理应知应会(1)——医院感染知识篇

感染管理应知应会(2)——职业防护知识篇

感染管理应知应会(3)——手卫生知识篇

感染管理应知应会(4)——医疗废物知识篇

感染管理应知应会(5)——多重耐药菌知识篇

感染管理应知应会(6)——重点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篇

感染管理应知应会(7)——隔离知识篇

感染管理应知应会(8)——诊疗用品消毒灭菌知识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