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pfzhiliao.com/ 以下文章来源于视觉志,作者山野
视觉志
你陪着我的时候,我没羡慕过任何人。
来源:视觉志(ID:iiidaily);作者:山野
一个国家,成为“基建狂魔”,到底有多难?
看到下面的故事,你细品......
[1]
中国基建不仅牛,也很“心细”。
阿布洛哈村,位于四川凉山。
在彝语中意为“人迹罕至的地方”。
这里地势险要,三面环山,一面临江。
村民要想走出大山,
要么沿着悬崖徒步走4个小时,
要么靠索道在山崖之中滑行。
车根本开不进来,
运送东西,也只能靠最原始的马匹。
沿着山路艰难行走。
或许有人问,如此不宜居的地带,
村民为何要在这里安家?
年代,凉山一带流行麻风病。
为了避免传染扩散,
多名病患举家迁移到这里,在此集中治疗。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恢复健康。
这里从「麻风村」变成了「康复村」。
村民对这片土地也有了感情,
中国人自古讲究「故土情结」,
住了一辈子的地方,习惯了,也不舍。
于是便世代扎根于此。
但他们并未被人遗忘。
这些年虽然千辛万苦引了水,通了电,
但是,还没通路。
这里是全国最后一个「没通公路」的村子。
因为路实在太难修,也很危险。
大型器械在崖壁挖掘时,
时常被山顶落石压碎。
上述那些困难,
并没有阻止人们修路的脚步。
中国“基建狂魔们”不惜动用世界上
运载能力数一数二的重型直升机米-26,
将修路用的大型机械运到村庄里。
它来了,它带着挖掘机飞来了??
人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
虽然村子里只有百户人家,
但「路」成了村民与外界连接的机会。
当直升机在山顶滑翔盘旋时,
当挖掘机被送到这里时,
一个个拿出手机争相拍照,
在村民的笑容里看到了「希望」。
有了一台台机器从天而降开山拓路,
有了一个个中国人“飞檐走壁”赶来修路,
路,便通了。
5月23号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建制村通车
“基建狂魔们”建造的,不止是冰冷的建筑,
原来也有一丝温情和浪漫。
它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
在这片土地上,没有人会被忘记。
[2]
疫情期间,身在家中的我们,
都离不开手机。
看新闻,刷视频,打游戏解闷。
这些都是在有网络的基础上实现的。
网络让我们不至于活得无聊闭塞,
缓解了很大的精神压力。
活在现代都市的我们,
时常有一种错觉。
那就是不断网,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可是你不知道:
疫情期间,
远在山区的孩子,有可能因为家里没有信号,
需要翻山越岭去山顶,
找一处有信号铁塔的地方上网课。
有的孩子在山顶路边搭棚上课。
西藏女孩每天徒步30分钟,
爬到米海拔的雪山山顶上课,
她以石头为桌椅,四周皑皑白雪,
坚持四个小时。
甚至有的老师,
要去山顶冒着风雪,
在深夜打着手电筒,给孩子们上课。
疫情期间,这样的案例牵动人心。
但当负责修建信号基站的中国铁塔知悉后,
迅速派工人出动。
他们用最短的时间,
硬核地在孩子们家附近修建铁塔。
孩子们再也不用冒着危险和天寒地冻,
也能在温暖的房间学习了。
要知道,这种便民利民性质的铁塔,
收益可以说基本上为负。
更何况是这样的工作效率。
无论是再偏远的地区,也会收到信号。
恰恰是这些一线工作人员,
用铁塔守护了孩子们的理想。
原来,“基建狂魔”也可以如此柔情。
[3]
“基建狂魔”并非无所不能,
成就不是理所应当,
你会发现许多不为人知的艰难。
大柱山隧道,
东起云南大理,西至缅甸边境瑞丽。
隧道开通后,将直接推动沿线城市的贸易。
让老百姓有了更多赚钱的机会。
但这条隧道,
其实也是全世界最难「掘进」的隧道。
由于山体复杂,施工队遭遇了:
突水现象。
施工期间,水流凶猛湍急,
水压可以将挖掘机推出几十米远。
最大涌水量为立方米/天。
工人几乎要泡在水里,
或任由水柱冲在身上干活。
突泥现象。
挖孔过程中,
泥石流可以在一小时内,
吞没一整辆工程车。
每一次挖孔,都要防止泥沙涌入,
稍有不慎,工人就会面临生命危险。
山体处于高地热位置,
温度最高达到了39摄氏度。
这样的情况,
工人们前赴后继深入隧道。
岩爆现象。
大量岩石崩落,
产生巨大的气压和气浪冲击。
山体内还存在煤层,其中含有瓦斯气体。
每一个困难,都可以致命。
这一次,“基建狂魔”没想象中那么顺利。
项目的工期一再拖延,
但我们从来没有放弃。
有的工友不敢告诉父母自己在做什么工作,
因为怕他们担心。
施工队的工人们约定:
“隧道贯通时,要不见不散。
这是我们说好的。”
年项目开始,
年4月28日终于贯通。
至今已经12年。
14.5公里的隧道建成后,
火车只需要7分钟便可通行。
相信未来有一天,当汽笛轰鸣,
才理解「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的意义。
区区7分钟,
不仅意味着“基建狂魔”的技术有多牛,
更多的是「工人」的执着与坚持。
所以啊,“基建狂魔”这回事,
不忍细品。
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
每一个中国工程的背后,
是多少汗水和血泪,
藏着多少遗憾和艰辛。
[4]
还记得年南方那场大雪吗?
全国20个省市遭遇「冰封」。
多处电网受损解体,
电力工人用铁锤刨冰,
无数电网工人用单薄的身体,
去守护供电系统。
累了饿了,就一边吃饼干,
一边喝着冰雪融化后的雪水解渴。
自然灾害是一种提醒,
告诉我们国家的电力工程,
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路要走。
时至今日,过往历历在目,
是这样一群人用生命
守护着城市里的万家灯火。
他们或许也恐高,但工作面前,
也要挑战着自己的本能,
在纤细的电缆绳索上艰难施工。
他们在高达百米的高空,
进行危险的检修作业。
这是我见过最无畏的「极限运动」。
哪怕身上有安全措施,
哪怕操作能力娴熟。
但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这样的「生死之际」,他们或许已经历上百次。
这么艰苦危险的工作,他们却很少抱怨。
困了就在电塔上短暂休息,
要不是累到极致,
谁会在这么窄的地方睡着?
架桥修路,铺设电网。
不仅是为了经济,更是为了百姓的生活。
因为我们吃过大雪冰封时刻,
火车站旅客滞留、城市乡镇断电的苦。
去年冬天的雨雪天气,
我们的电网系统经受住了考验。
“基建狂魔”的背后,
是电网工人在高空的默默坚守。
有了他们,我们才能安心。
基建狂魔的每一次努力,
都是在对过往的反思和觉醒。
唯有细品,才会打心底里感动。
就像那句话——
任泰山北海,我自岿然不动。
[5]
外人眼中,
中国简直就是“地球修改器”。
哪怕是最艰难最危险的地方,
我们都有办法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我们可以在10个小时内,
改造一座火车站。
可以在一夜之间,
将3万吨巴士站整体90度迁移。
可以在43小时内,
在闹市区更换一座桥梁。
在润物无声中恢复交通,
老百姓根本感受不到任何异样。
我们架起世界最高的桥梁,
连接贵州和云南的北盘江大桥。
我们在南京和上海虹桥之间,
架起世界第一长桥,
丹昆特大桥。
我们也有世界第一长跨海大桥,
港珠澳跨海大桥。
我们的桥梁、高铁、高速公路里程,
在建国后后来居上,
从默默无闻,到世界第一。
无论是宏伟建筑,
还是一座小小的信号塔、一条7分钟的隧道、
一道沿山而建的公路......
都藏着不为人知的困难和复杂。
当年为了开通青藏铁路,
工人们忍着高原反应,
攻克了千里冻土等难题。
我们习惯了叫他们中国的“基建狂魔”,
但“狂魔”二字,
不代表他们是真的神通广大,
不代表每次任务都可以轻松惬意,
而是因为一个个平凡的中国人,
抱在一起的力量。
每一张设计图纸的落实;
每一位工人的勇敢;
每一个超高难度的挑战;
每一次你不知道的生死时刻……
在中国,那些山川湖海出的一个个难题,
到了“基建狂魔们”的手里,
拼命也要把它解决。
谢谢你们。
关于作者:视觉志(ID:iiidaily)用文字记录生活,用照片描绘人生,每晚听你倾诉喜怒哀乐,陪你走过春夏秋冬,撑起朋友圈数千万人的精神世界。转载请联系(ID:iiidaily)授权。
原标题:《中国人悄悄干了件大事,竟没有上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