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论语第六篇雍也130孔子探望生病 [复制链接]

1#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丧失了这个人,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伯牛有病,孔子去探问他,从窗外握着他的手,说:“没办法,真是命运啊!这样的人竟会生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生这样的病啊!”

冉伯牛有病,甚重。先生去问病,在屋之南窗外握他的手和他为永诀。先生说:“丧失了此人,这真是命啊!这样的人,会有这样的病。这样的人,会有这样的病啊!”

伯牛,姓冉,名耕,字伯牛,鲁国人,比孔子小7岁,孔门十哲之一,“四科”德行较好。

说到冉伯牛,延伸开来介绍一下冉氏家族的三兄弟,皆位列“孔门十哲”。冉伯牛最长,其次是冉雍,比孔子小29岁。此篇即以“雍也”命名,第一章说的就是冉雍,子曰:“雍也可使南面。”孔夫子说,冉雍,有王者之气,可以从政为官。冉雍在“四科”中亦是德行好。最后,就是冉求,也是小孔子29岁,就是为同学公西华之母请粟的冉子,多才多艺,“四科”政事较好。家族让3人师从孔子,个个有成,留名千史。

冉伯牛,是孔子最早的学生之一。孔子在鲁国做大司寇、代理国相事务时,曾任命他为中都(今山东汶上西)宰,后随孔子周游列国。返回鲁国不久,不幸病重,孔夫子前来探望,从窗户外面伸手相握,痛惜地说“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亡,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丧亡;一说是通“无”,指没这个道理。悲叹,这难道是天命,这样的人怎么会得这样的病!

夫子的悲叹,道出了世间最真实而又残酷的一个道理:人生无常,无人幸免。“亡之,命矣夫!”生死存亡,尽人事而已,终归还是听天命。“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至于什么样的人应该得什么样的病,什么样的人应该有什么样的命,佛教解释为因果,我等凡夫参不透因果,但也需有一个说法以慰平生,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命”。人这一辈子,不过六个字,“尽人事,听天命”,自己说了算的好好干,说了不算的想开点。人生不过是一次体验,圣贤也尽在其中。

这里有一个悬念,伯牛到底得了什么病,孔夫子为什么隔着窗与他握手?有的说,是麻风病,传染,所以家人不便让夫子进屋;有的说,是恶疾,不治之症,夫子来诀别告慰,家人将伯牛移到南窗下,让孔子进门后坐北朝南,以示极高尊重,夫子觉得违礼,遂隔窗握手告别。无论哪种解释,略知即可,无碍于表达夫子对伯牛的深厚情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