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文化强市建设 提升台州文化软实力
文化凝结历史,文化反映现实,文化引领未来。在市四届二次*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文化强市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如何走好文化强市之路,来自各行各业的市*代表们纷纷献计献策。
让公共文化覆盖基层
“群众文化是文化软实力表现之一。”市*代表、市文广新局局长郑楚森说,在台州大地,一个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乡镇文化站正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府的投入看得到。
日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推动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大众、服务人民。
*代会报告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投入,落实“百分之一公共文化计划”,完善“三个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争取市博物馆、科技馆、城市规划展览馆早日建成使用,并深化公共文化示范乡镇创建,开展好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
“从2012年开始,市本级扩大了文化发展资金规模,每年从150万元增加至400万元。”郑楚森说,这些资金都优先用于采购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保障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文化艺术创作、基层文化团队与文化人才的扶持和培养等。
“这次*代会,再次吹响了建设文化强市的号角。台州文化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进一步推动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转变。”郑楚森信心满满地说。
积极培育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巨大动力。
“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先导性、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是我市‘十二五’的一项重要任务。”市*代表、市发改委主任张锐敏认为,台州经济需要文化的支撑,台州发展急需文化的注入。
*代会报告提出,要制定出台文化产业专项扶持*策,加大对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和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抓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集群和文化产业板块。对此,市*代表、临海市古城街道*工委书记娄周敏倍感振奋。
娄周敏说,临海是浙江县级市中唯一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迫切需要设立文化产业园来繁荣文化建设,使文化成为古城经济新的增长点。
市*代表、椒江区海门街道*工委书记陶智炳也对文化产业发展有自己的见解。他说:“台州文化产业水平整体偏低,创意文化产业也刚刚起步,*府要对民办文化机构加以扶持,积极培育民办文化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产业园区。”
广纳优秀文化人才
文化建设,人人都是主角。
*代会报告提出,要大力支持和鼓励民办文化发展,完善*策体系,落实扶持*策。同时,加快重点文化单位的改制工作,建立完善文化创作激励、人才培养、对外交流等机制,扶持和引进高层次文化领军人才,打造一批体现台州特色的文化精品。
据统计,我市现有国家级文艺家会员289人、省级文艺家会员786人、市级文艺家会员2886人、县级文艺工作者5634人。
“我们需要建立文艺者之家,使文艺家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交流展示场所和精神家园,也将进一步调动各文艺团体和文艺工作者在文化强市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市*代表、市文联主席丁琦娅说。
“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而民间优秀文化人才是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市*代表、临海市文广新局局长苏小锐说,要加大对我市民间优秀文化人才,包括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基层文化骨干等队伍的扶持培养力度,用专业队伍来带动业余文艺队伍的提升,形成“大众办文化”的良性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