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时代的红色之歌鹿鸣新闻 [复制链接]

1#

百年岁月,百年辉煌。

中国共产*一路走来,点亮了一个个精神坐标,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到延安精神、抗战精神,再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新的红色精神在神州大地发扬光大。

新时代的“天问”

这是个特殊的烈士陵园。地处荒漠,余人长眠于此,平均年龄27岁。

他们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7公里外,是酒泉载人航天发射场。

这一群航天英烈,以生命铺垫宇宙之路,为中国航天留下契阔一笔。而他们背后,是中国航天51年浴血奋斗,是傲然挺立的民族脊梁。

年11月,毛泽东发出历史性判断。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对抗中,“不是西风压倒东风,而是东风压倒西风”。

这一判断,源于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打破了东西方冷战均势,美国“遭受了一次重大挫折”。

对中国来说,这便意味着,强国之路也必发展航天。

屈原曾以《天问》问天,“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南北朝时,敦煌亦留下无数“飞天”壁画。

古人对宇宙,穷极追问。梦想与现实,最终在年付诸实施。

毛泽东郑重表态,“苏联人造卫星上天,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穿着布衣、吃着陋食的中国航天人,“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向浩瀚星河发起了新时代“天问”。

年,“T-7M”火箭问世,中国“8公里”飞行高度诞生。

年4月24日凌晨,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当《东方红》旋律从外太空传遍全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里,一片欢腾。

攀天之门,就此打开,中国人造卫星频频进入太空。代号“工程”的载人航天计划开始萌芽。

这是一穷二白创造的奇迹。中国航天,用寂寞的狂奔,只争朝夕的死磕,舍生忘死的拼搏,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年10月17日凌晨,内蒙古四子王旗,一道“流星”划过夜空,缓缓落地。中国第二艘载人太空飞船“神舟六号”平安归来。

当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走出舱门,脸上挂着胜利的笑容,“航天精神”也被载入百年*史,化做中华儿女勇攀科学高峰的永恒象征。

人类的可贵,绝不止于沿着财富阶梯创造价值,更在于用思变和创想,开拓思维的半径,从绝望的沙漠,长出绿色的希望。

年劳动节夜晚,毛泽东在天安门接见航天科学家。他很明白,经济困难,条件落后,甚至某国专家一夜“蒸发”,他们几乎是赤手屠“狼”;他更欣慰,他们藏身荒漠,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新时代载人航天工程,其复杂程度、技术难度、风险系数,更加旷古未有。从试验室到生产企业,从航天发射场到远望号测量船,“卡脖子”难题不断,难以承受之“难”成为常态。

攻坚,攻坚!没有路就杀开一条路!中国航天人告别家人,隐姓埋名,在大漠深处、戈壁滩里、三大洋中,餐风饮浪,以梦为马,硬生生攻克世界尖端技术,拥有了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和人才梯队。数百人,为此献出生命。

这是一场“科技新长征”,擎起“开拓创新”之旗,爬“雪山”过“草地”,勇闯尖端技术的“腊子口”“娄山关”,杀出重围。航天人的死嗑,一切只为,让“可爱的中国”屹立于苍穹之上。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一号,10余名中国航天员,行走太空,将千年“飞天”神话变为现实。

年的深秋,大漠寒意袭人,晨光笼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前。一个乳白色身影,向工程总指挥请命。

“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

他,就是乘“神舟”五号登上太空的首位中国公民杨利伟。

“太空一往返,中华五千年!”战友聂海胜目送他升空,暗暗发誓:“九天揽月,我们盼望那一天!”

此后,聂海胜顺利执行“神六”“神十”航天任务,庄严兑现誓言。

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个“中国航天日”之际强调,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航天精神,是红色精神在高科技领域的赓续,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红色基因,在高科技战场的焕发。

年岁末,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落户韶山。

历史闪回,人心暖暖。“一切为了祖国,为了祖国的一切”。中国航天员及他们身后庞大的航天科研人,将青春韶华奉献给祖国大地,将不懈奋斗留给日月星辰。

沧海横流中的巍巍国旗

最是风雨考验人,最是风雨见精神。

年,一场特大洪水,将一种精神凝结升华,推到*的崇高精神谱系的长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这是洪水里挺立的“抗洪精神”。

回望那个夏天,洪水来得迅猛。江南、华南大部,北方局部,特大洪水从天而来,29省区、2.23亿人受灾,农田屋舍陷入泽国。

能否想象,一座城人山人海,含泪送别一支军队;一座倾城出动,为一个昏迷三天的战士祈祷。这是年夏的九江,为“九八抗洪”留下的几帧剪影。

董万瑞,南京军区九江抗洪前线总指挥。亲率3万余官兵,五天五夜,头顶40度高温,脚踩一艘沉船,坚持指挥到决口合龙。洪水退去时,将军送别抗洪战士。面对那些无法辨认的脸庞,布满泥泞的军服,铁塔般的将军,哭了。

戴应忠少将,率官兵赴湖北嘉鱼抢险,洪水咆哮着,淹没指挥车。将军传令,拼死抢救群众。那一刻,天地间洪水啸叫,军哨大作,指导员高建成,脱下救生衣给他人,救上8名群众、战士,最终体力不支,消失在洪水之中。

人水相搏,一抹“*旗红”就是抗洪力量之源,不计其数的人,集结在*旗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畏艰险、敢于胜利,创造了人类防洪史的奇迹。

不能忘记,东北嫩江城防堤,下岗女工王丽洁堤上惊天一跪,泣不成声:“我求首长给解放军记功!”

不能忘记,洞庭湖洪水将至,人们四散逃离,只有无数辆军车,开向洪水。

不能忘记,战士翟冲抗洪38小时,心脏骤停、呼吸骤停,九江医院,泪如雨下:“小翟,是为我们九江累倒的!”

从南到北,30万人民军队万众一心,保卫人民。碎石、煤炭、稻谷,是他们的武器,不怕死、敢牺牲,是为民真心。洪水中他们皮开肉绽的脊梁,写满“精忠报国”“人民至上”,绽放出社会主义人道光芒。

年,国际友人路易·艾黎亲历洪湖苏区抗洪,曾感叹“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展现在我面前,男女老少在被洪水冲毁的旧堤废墟上努力修建新堤,工程进展之快是我从没见过的”。他在《有办法》《同洪水搏斗的人们》等著作里,热情讴歌苏区人民抗洪自救、粉碎国民*围剿的英雄主义气概。

路易·艾黎抓住了一个核心,即洪水中挺立的中国精神。“人在,堤在,誓不后退!”哥哥倒下弟弟上,丈夫倒下妻子上,儿子倒下父亲上。

洪水教会中华民族很多: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同舟共济、坚韧不拔……这些不屈的精神,浸润于民族血脉,成为全民族美好精神的一部分,代代为继。

在“九八抗洪”中凝聚起来的抗洪精神,源自悠悠历史,也必将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坚强绽放。

年夏,我国遭遇年以来最严重汛情。南方持续暴雨,全国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要求各级“压实责任,勇于担当”“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水情就是军情。湖南每日近20万干部压上洞庭水线,九江江洲余名青年返乡抗洪,无数官兵直奔抗洪一线……洪魔在惊天地泣*神的抗洪壮歌中,瑟瑟退去。跨越22年,中国抗洪精神再一次浓墨重彩,书写了人类防洪史奇迹。

“抗洪抗到水低头,堵口堵到水不流。”洪水,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也是无声之尺,度量着人的精神高度。

事实上,抗洪精神根植于*领导人民的伟大实践,根植于中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根植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早已超越了一场自然斗争,而成为*的先进精神的一部分,成为推动国家社会滚滚前行的磅礴力量。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还记得武汉抗疫,妻子追赶灵车的视频吗?

她挣脱同伴搀扶,紧跟灵车,痛哭着,追出很远……

牺牲者,医院院长刘智明。疫情甫发,他与妻子双双抱薪赴雪,义无反顾。感染后,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阻止妻子:“不要来,病人更需要你!”

刘院长精通医术,经验丰富。抗疫中,率先冲上前的,都是各行业精英。但,面对巨大疫情,如果不组织起来,集中优势,科学协作,再多精英也势单力薄。

我们看到,*在风雨中撑起坚强的伞。统一指挥,倾举国之力,扬体制优势,聚沙成塔,把人民组织起来、发动起来。

于是,多支医疗队、4万多医护人员星夜驰援,26个省份对口支援、19个省市“一省包一市”;各省“一级响应”,张开“天罗地网”;火神山、雷神山拔地而起,医院“战地”林立。

于是,大城武汉,壮士断腕;14亿中国人主动“宅”家。全国“一盘棋”汇聚每一份力量,化险为夷。

此情此景何其熟悉。

忆井冈山下,*以星火燎原;延河岸边,*确立了坚强地位;青纱帐里,*促成统一战线……*始终在时代中心。如今,*的核心领导力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重大时刻,迸发耀眼强光,再一次证明,组织起来,“*是领导一切的”,*是中国的“定海神针”。

毛泽东同志在《抗战十五个月的总结》中说:“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

密切联系群众,是*的根本作风。从井冈山、延安时期一路走来,化为*坚定的人民意识。疫情中,“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是*的遵循;“举国同心,众志成城”,是人民的呼应。

依靠人民,相信“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病毒就再无嚣张的可能。

看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迅速集结;“我是*员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14亿人民携手抗疫,汇成“人民力量”之海。

这“海”,气壮如虹,也温情感人。

“万一我不幸走了,希望你坚强一点。”爱笑的夏思思,给病人最后交待。

“吃了你的喜糖,却没能参加你的婚礼!”推迟婚礼抗疫,彭银华医生永远失言。

“我是*员民警。有危险,我先上!”连续“战疫”60天后,民警吴涌倒在派出所,再也没有醒来。

这就是硬核的人民。即使生死一线,也勿忘家国,勿忘初心。他们是决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永远值得依靠。

新冠肺疫,不是中国人民遭遇的唯一“瘟神”。

年,毛泽东曾写下《送瘟神》,“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激动之情难掩。

这个“瘟神”,就是当年作恶多端的“血吸虫病”,曾致一亿人感染。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瘟神”不断挑衅*和国家捍卫人民生命健康的决心。从消灭血吸虫病,到送走疟疾、伤寒、白喉、霍乱、鼠疫、麻风病,从年的SARS,到年的新冠肺炎,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几十年长足发展。县乡村三级医疗体系、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国公共卫生和防疫体系相继确立,城乡卫生医疗条件大幅改善。

年,面对全球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中国医疗科技实力、公共防疫经验全面展示。中国从过去缺医少药、卫生基础薄弱的国家,进阶为最先成功研发新冠疫苗的先进国家之一,在国际抗疫中,亦发挥重要作用。

当然,与烈性传染病的搏斗,不会停止。但越来越繁荣进步的中国,将拿起科学武器,将瘟神彻底赶跑。这个武器,是红色基因在科技领域的惊艳绽放。

(来源:红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